灌漿堵漏材料的作用,
即將一定的材料配制成漿液,
用壓送設備將其灌入縫隙或者空洞中,
使其擴散、凝膠或者固化,
從而達到止水的目的!
常用化學注漿材料主要有:
水玻璃類、丙烯酰胺類、木質素類;
脲醛樹脂類、聚氨酯類、丙烯酸鹽類;
環氧樹脂類、糠醛樹脂類、聚乙烯醇類。
1. 水泥灌漿材料及
水泥水玻璃灌漿材料
水泥灌漿材料及水泥水玻璃灌漿材料,
均是常用的顆粒性灌漿材料,
水泥灌漿材料用水泥和水配制而成;
水泥水玻璃灌漿材料用水泥、水及水玻璃
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。
其特點為:
水泥漿材具有結石強度高、來源廣、價格低、
運輸存儲方便、灌漿工藝簡單等優點;
但是對微小裂縫的處理不是很理想。
它適用于灌注不存在流動條件的
較大磚結構裂縫或混凝土結構裂縫
以及混凝土蜂窩狀施工缺陷。
水泥水玻璃漿材是
在水灰比0.55-0.6的水泥漿中,
摻入水泥質量1%的水玻璃攪拌而成,
可以調整水玻璃濃度和與水泥漿的配合比,
滿足凝膠時間及結石體強度的要求,
水泥水玻璃漿液的凝固時間
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調節。
2. 環氧糠醛漿料
環氧糠醛漿料是以環氧樹脂為主劑,
摻入稀釋劑、促進劑、固化劑、填充料
配制而成的防水材料。
它是以前比較常用的一種防滲、
補強加固的灌漿材料。
其特點為:
高強度、粘接力強、收縮小、
化學穩定性好,可以在常溫下固化。
但由于氣味大對環境污染大逐漸被淘汰。
3. 非水溶性聚氨酯漿料(氰凝)
非水溶性聚氨酯漿料以過量的異氰酸酯
在一定條件下與羥基的聚醚反應,
生成低聚氨酯----“預聚體”,
與表面活性劑、乳化劑、催化劑配合成漿液。
漿液不遇水是穩定的,
遇水便立即發生化學反應,
生成不溶于水的固化物。
與水反應以后,放出大量二氧化碳,
使漿液膨脹,并且向四周滲透擴散。
其特點為:
適用于有水條件的地下室、蓄水構筑物等
因混凝土內部松動、蜂窩、局部開裂
或者結合不嚴密造成的滲漏。
其缺點為,和基面幾乎沒有粘接力。
水溶性聚氨酯漿料
水溶性聚氨酯漿料是以環氧乙烷
或者環氧乙烷與環氧丙烷開環共聚的
聚醚與異氰酸酯合成制成的。
其特點為:
它與水混合后粘度小、可灌性較好,
凝膠后形成含水的彈性固體,
有良好的適應變形能力,止水性好,
具有一定的粘接強度。
彈性聚氨酯漿料
彈性聚氨酯漿料,主要由
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反應而成。
根據所用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的比例不同,
可得到不同材性的產品。
插播一句:
上海某經銷商沒必要把彈性PU
說得這么玄乎!
其特點為:
彈性好、強度高、粘接力強,
在常溫條件下可以固化,
是比較理想的柔性灌縫材料。
彈性聚氨酯漿料可以適用于
處理變形縫和在反復作用下的混凝土裂縫。
丙烯酰胺灌漿材料
(丙凝)
丙烯酰胺灌漿材料,
其A液是丙烯酰胺(主劑)、
甲亞基雙丙烯酰胺(交聯劑)及
三乙醇胺(促凝劑)的混合水溶液;
其B液是過硫酸銨(引發劑)的水溶液。
當AB兩夜注入漏水空洞或者裂縫中混合后,
立即發生反應,很快便形成不溶于水的凝膠。
關于“丙凝”,
我實在講得太多了,有點反胃!
發泡PU只是一款即時止水材料,
由于其和基面的粘接力很差,
嘗嘗會出現重復滲漏現象。
所以,要根據具體工程實際情況,
采取材料和工藝的復配使用方案!